一部对中国当代作家影响深远的文学巨著《百年孤独》

1,847 views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71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一部对中国当代作家影响深远的文学巨著《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

 

当今的中国作家们(以50后、60后为主体,70后、80后为其次;应该还包括一些导演等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受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家和名著是什么呢?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即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乃至90年代初,在长达七八十年当中,我们肯定是受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萧洛霍夫、屠格涅夫、歌德、席勒、雨果、左拉、巴尔扎克、福楼拜、斯汤达、拜伦、哈代、狄更斯、海明威、福克纳、泰戈尔、川端康成、夏目漱石等等西方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影响比较大了;

而在当下,在最近的二十来年里,我们则受一些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影响更大,比如波特莱尔、里尔克、博尔赫斯、萨特、加缪、赛林格、贝克特、海勒、普鲁斯特、菲茨杰拉德、艾特玛托夫、乔伊斯、戈迪默、帕斯捷尔纳克、卡夫卡、米兰昆德拉、杜拉斯、君特格拉斯、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马尔克斯等等。那么,究竟其中哪一位对我们影响最大呢?我认为还是马尔克斯和他写的那一部《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及其“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百年孤独》,自上世纪80年代前、中期至今,在近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不光深远而巨大地影响着中国作家、中国文坛,还深远而巨大地影响着全世界几乎所有东、西方国家的作家和整个世界文坛。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从古至今任何一个作家的影响力都无法与他相比。

其原因和表现主要有两大方面:

第一,将现实主义和浪漫(幻想)主义、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当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作者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印第安传说、东方神话、民间故事、《圣经》典故等)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

魔幻现实主义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它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如该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马尔克斯称福克纳为导师,深受其影响)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再如写政府把大批罢工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该火车竟有200节车厢,前、中、后共有3个车头牵引。作家似乎在不断地变换着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读者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从而丰富了想象力,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二,将过去卷帙浩繁的“史诗”性大部头家族小说压缩成“微型巨著”的手法,我曾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称之为“史诗的轻量级倾向”、“集成电路式的杰作”。作者不再平铺直叙、慢慢道来,而是凭借其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气魄与胆识,采取一种鸟瞰式的宏观把握,遴选出腹稿中的主干与精华,再做惊人的归并、组合,或重新打磨、处置,从而创造出一部部“袖珍史诗”。作品多采用时空交叉、陈述错缀,以及意识流、梦幻、巧合、夸张等方式;这样,作品越发显得大“密度”、强“张力”、高“容积”。连保守的瑞典皇家学院元老们也赞誉它“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与贫困”,“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1982年诺贝尔颁奖典礼授词)。

《百年孤独》这部拉美文学及魔幻现实流派的扛鼎之作,展现了布恩地亚家族一家7代、100多号人、100余年、小小的马贡多镇,在一个多世纪里的大起大伏、大风大雨,堪称整个马贡多镇、整个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演变全史,竟被作者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浓缩在不到30万字(以汉译本计)的篇幅里,其高度概括的才气、新奇巧妙的手法,实在令人佩服。这篇小说一经出现,在全球文学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大家争先恐后效法的“蓝本”,誉其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对于天下无数写家们,这无疑是一部极佳的教科书——而不仅仅是参考书。

此外,《百年孤独》一书凝重的历史内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庞大的神话隐喻体系,是由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神秘语言贯串始终的。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出自8岁儿童之口,作者马尔克斯对此说颇感欣慰。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东、西方世界涌现了这么多杰出作家,而中国作家却单单受马尔克斯的影响最大呢?这正是因为他恰好符合了此时中国的社会特征和创作动向(以及他本人的非凡文学天赋和才华),一则此时正在由过去的现实主义向现代派手法过渡,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恰好是这种过渡的成功经典;二则此时正在由过去的多卷本、大部头、编年体、全景式的洋洋巨著向“微型”“袖珍”“轻量级”“再组合”“集成电路”式的精致化风格过渡,而《百年孤独》同样也是这种过渡的成功经典。有了这两大因素,诸作家们能不精心学习、趋之若骛、视如蓝本、刻意借鉴吗?

中国的50后、60后许多作家,不管是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还是后来的先锋派作家(他们更不用说了),都非常明显和强烈地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如莫言、贾平凹、张炜、陈忠实、阿来、韩少功、苏童、马原、余华、格非、刘恒、洪峰、邓刚、叶兆言……可以举出一大串名字来,甚至近二十来年里中国作家、诗人几乎没有谁未受过他的一丁点影响。台湾、香港也有不少作家(如於梨华、刘以鬯、九把刀等)深受其影响。就连一些电影、话剧导演(如张艺谋、田壮壮、贾樟柯等),其作品里也能看出不少马尔克斯的影子来。他们突出地甚至大量地借鉴甚至模仿马尔克斯作品的开头、结构、细节、文风、手法、题材、时空、想象、传说、悬妙等等。有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公开承认,有些人表示默认,有些人矢口否认。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客观事实。(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文完
 
小六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六 2018-05-17发表,共计2718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