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36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自由独立的人生:《旁观者》
我有时候在想,我们真的有能力看任何一本书吗?我的意思是有些书展现的东西太高远,作者的思想太深奥,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看些简单的,然后再去拜读,否则是不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其实,我们是能够看任何一本书的,只不过每次看,都只看懂其中的一点点,那也算收获了,但是,这种事情对于一个完美主义读者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
在看《旁观者》的时候,我常常被这样的想法折磨,但是还是不可遏制的把它看完了,我想我应该再看一遍,把没有看懂的地方重新理解一遍,然后再写这个小结,可是我怕再看一遍还是看不懂,加上我有些迫不及待的想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所以等写完再看吧。很多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德鲁克本人在书里就说过一句话,写东西是最容易暴露内心的想法的事情,因而很容易招到别人的指摘,但是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写作系统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有些遗憾的。
《旁观者》章节的安排基本上还是按照时间顺序,但是也不完全是。德鲁克在写一个人的时候,按照自己的角度,记录了他对那个时代,那个人相关的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人的看法,表述了自己的理念。书中出现的人物各种各样,但是均非常的有个性,对德鲁克的人生和思想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章节均独立,但是全书又比较完整了展现了德鲁克的人生历程,思想来源。这本书不是德鲁克最出名的一本书,但是却是那些煌煌大作的基础,来源。如果那些著作是骨架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血肉,血肉滋养着骨架。
从来没有一本书,在我很多地方看不懂的情况下,我还能坚持把它看完,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在看了一段,就陷入沉思,看了一段又陷入沉思,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对相关的历史,作者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甚至都想去了解一下一战前后奥地利的历史了,也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当然,这个与我们在看书时候的心境也有关系,好书就是心境的反应,如果你看不下去,那就说明你浮躁了,如果你看不懂,那就说明你知识缺乏了,如果你觉得写的都是错的,那就说明你的思维出问题了,如果你看完没有感觉,那就说明你好久没有进入自己的内心去聆听它的声音了。
我不知道德鲁克应该算什么家,感觉他什么都懂,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甚至逻辑,他都懂,我感觉人到了一定层次以后,他对这个社会就有了自己的看法,能够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本质,对这个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以及相应的我们给它命名的各个学科方向都有了系统的认识。我在有这个体会的时候,又去看了一下德鲁克的长相,觉得他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了,但是,他又已经去世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奇怪。
看这本书是断断续续的,中间还跳过了两章,实在是看不懂, 看赫姆和吉尼亚那章的时候,甚至都想放弃。说实话,我现在只是对其中少数的几个人还有印象,对里面描写的内容以及看的时候的感想也都模糊了。我现在想想也好理解,德鲁克早年的生活环境和现在差太远,想要完全理解他写这本书的心境和对那个人的想法已经不可能了,尽管他的文笔是如此之好。但是我对他想要表达的那个人对他的主要影响还是有些理解,这些影响我想不是针对某个人的,而是一些很基本的东西,这些基本的东西是导致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都可以借鉴一下。有句话说,成功的人都差不多,失败的原因却各种各样。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也是代表了德鲁克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描写了他童年的回忆以及那个阶段对他产生最大影响的一些人。第二阶段是他青年阶段。第三阶段描述了他在美国开始真正创造和研究组织管理之前的那个岁月。
德鲁克有自己的想法,不从众,早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是这样,而赫姆鼓励他的这种想法,赫姆本身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我们小时候或者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有从众心理,不要害怕自己与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左,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庸庸碌碌的平凡人。而我们国家的教育,社会体制却非常严重的扼杀我们的个性,再加上社会价值观导向的不正确,很多本来极具才华的人最后都碌碌无为。
在怀恩师那一章,我想他主要想表达的是在他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教会了他什么,他的老师教会了他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就是对这门学科的最本质的认识,比如他在介绍一个音乐老师的时候,那个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把你耳朵听到的弹奏出来,不要把你理解的弹奏出来,可能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烈的认识,但是如果再加上那个老师的表演,我想那些学生真的会理解音乐的本质的。看到这部分的时候,我在想,也许我也碰见过优秀的老师,所以,我现在能够不断的学习,安静的反省自己。其实,教师,父母都能够对人产生极大影响,特别是小孩,我们如果不做充分的自我完善的努力,是没有资格去教育别人的。
他在第一部分里还描述了鼎鼎大名的弗洛伊德,且不说德鲁克对弗洛伊德的看法,至少在他童年的时候,能够碰见这么一个人,而且他的父母会告诉他,也许这个对面坐的人可能是全欧洲最重要的人,这样的事情,我想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么幸运的。
在德鲁克年轻的时候,可能是他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也碰见了一些对他产生很大影响的人,比如,福立德伯格,他的老板。教会了他很多工作上的正确的方法。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计划要写的简单的事情,福立德伯格说,很多事情最终还是要靠一些傻瓜来完成,所以,计划必须得让傻瓜能够看懂。是不是很有道理?
最后一部分,德鲁克详细介绍了他的管理理论形成的一个促进因素,那就是在通用公司的时光,介绍了斯隆,这部分交待了德鲁克作为管理大师的开始的一些事情。
通篇我们都能够看到,德鲁克在做选择时候的坚定,他的特立独行,包括他描写的那些人,无一不是非常有个性的人。我在想,这种自由独立的心态是不是德鲁克最引以为傲的品质。这种自由独立的品质不会因为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但是引申到我们,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真的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吗?就像我在微博里说的,当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会对这个企业去做一个充分的了解吗?会根据了解的结果,去评价它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是不是吻合,而只是在乎它提供的优厚的条件和报酬?德鲁克在介绍报业巨头鲁斯的时候,就曾说,如果当时接受了鲁斯提供的报酬丰厚的工作,那么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那么我们呢?
又比如,咱们常说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咱们真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吗?我们需要规划,但是在没有搞清楚规划的本质之前,规划其实是一件有害的事情。我之前做了很多规划,去规划自己未来1年要做什么,5年要做什么,10年要做什么,甚至我这辈子要做什么都去规划。微博上,网络上也有很多励志的言语说要规划,但是却不说为什么要规划。其实,很多时候,对于别人来说的规划,对于自己来说却是空想,瞎想。国家可以做“十二五规划”,中长期规划,我们就得想想我们能做吗?其实,也能做也不能做,一切取决于自己,取决于你是不是为了做规划而做规划,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你是不是有坚定的信念。如果我们把要规划的东西当做一件事情,那么就可以规划,否则就是空谈,我们不可能规划说,我要在某段时间内,规划做几件事情,而这几件事情却不是为一个统一而完整的目标服务。
我们也常常没有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终将为有目标的人服务,我们的人生就这么逐渐消逝。虽然我们的人生不赶时间,也不应该赶时间,但是如果为我们的人生做一个倒计时,那分分秒秒的逝去却是那么的惊心动魄,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软件挺好,能够计算现在到75岁的时候,还剩多少个月。而我只剩下498个月,看着这样的数字,我推掉了工作中很多与自己无关或者关系不紧密的事情,生活中,我也不去想一些无所谓的事情,我要集中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去做一些能够积累和传承的事情。
我觉得,想要取得成就有两点很重要:首先必须专注;其次,必须有现实条件可以在已有基础上花大量时间。第二点归纳的不好,可能也不好理解,简单的说就是积累,可以花大量的时间积累。
我在看《旁观者》过程中想了很多,有时候,看着看着就会走神,也许等我的知识体系再完善一些再回头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更有体会。我想很多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比我更有感觉,《旁观者》和德鲁克的思想一样,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只要你我用心,就能够取出人生的宝藏。
另外,感谢管理思想,我想他的作为就非常的有规划,有目标。
(by 心灵空间之阴阳俞 来源:好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