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的安处:《同窗会》

624 views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41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寻找心灵的安处:《同窗会》,

对于人生,沉淀是一种很奢华的东西,因为它往往要花去几十年的光阴。一个人,没有多少个几十年,因此每一份沉淀对个人来讲都弥足珍贵。

亦君新作《同窗会》,以一个部队大院长大的同班同学走出校门后几十年首次举行聚会的故事为牵引,为我们展示了一部多姿多彩、起伏跌宕的人生成长情景剧。每个人、每一个成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不可复制,当这些或从军从政、或商海淘金,或成功得意、或失败失意的发小们聚到一起时,他们感受到的就是同窗会筹备组公告中描述的那样“几十年的时间,笑汇成了歌,泪聚成了雨,酒酿成了老窖……这里没有成功与失败,没有贫穷与富有,没有高贵与卑下……”充盈于胸的都是少年时代的纯真与美好,让读者感受到的是温暖无比的友情。

亦君从军三四十年,以人生的阅历和对军营的熟知,关注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选择“退休前后”这个“走过之后才能回味出精彩”的人生时段,描述军营这个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群体的现状、心情和感悟,不仅透射出浓浓的军旅情结,也回答了“人最终更应追求什么”这个普遍性问题。

不同的抉择成就不同的成长,不同的人生构成千姿百态的社会。到了退休的年龄,已发生的种种无法改变,但无论是否功成名就,甚至是否磊落坦然,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追忆过去,这种追忆像窖藏的美酒,埋得越久就越香醇,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对人性中最本真的美好的追寻。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理解书中这些军人之后的举动。对于他们来说,同窗会是一个期待、一种寄托、一份情怀,是年少时的梦、是永不凋零的花。

《同窗会》用亲切朴实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清晰严谨的叙事结构,构筑起一个可知可感的小世界。作者笔下的故事,是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他们的命运与上山下乡、文革、改革开放等大时代的印记交织在一起,于跌宕沉浮和喜怒哀乐间,画出了一条条生机勃勃的命运轨迹,最终交汇在同窗会这个高潮点上,读起来令人深深思索。书中的人物各成风景,又无一例外抱有一份美好和纯真。他们之间的亲情、爱情、友情,同学情、战友情,最终汇聚成一股令人备感温馨的暖意。

小说是虚构文体,其中的人和事无需对号入座,但故事蕴含的情感力量,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对幸福的追问却总能唤起读者的共鸣。作者以他的知识素养和人生阅历的浸润,决定了笔下每一位人物的神采。透过《同窗会》,透过书中主人公们的求索和抉择,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人生、事业和社会的思索,即使不是作为专门的论述出现,同样也发人深省。文章没有落到“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老套路,而是把游刃官场、命运多舛者,坚忍不拔、事业丰获者,追逐名利、浸染庸俗者等现实生活中各个层次的代表人物融汇一堂,剥去世俗名利的外衣,让他们去说、去做,任读者思考评判。

翻看全书,“幸福”一词反复出现,由是想起“你幸福吗?”这个热门的话题。笔者看来,书中每个人物都是幸福的,作者如是,读者亦然,只要心怀本真、向往美好的人生。

“莫嫌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红更深”,人生的沉淀,最终都会归宿到“秋老容淡”却又“秋红更深”的境界。只是,有许多人常常被嘈杂和喧嚣的社会蒙蔽了心智,忘记了什么才是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同窗会》从友情的角度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其实,与友情同样伟大的亲情和爱情也是如此。

但愿我们每个人老了的时候,在心灵的记忆里,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安顿之处。

( 感谢好书网书友luanjianjun的推荐)

正文完
 
小六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六 2019-04-15发表,共计1410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